国开行最新给浦东新区金桥集团发放了15.58亿的专项贷款,这笔钱要用在暮二村、小湾村等地块的城中村改造上。 这是国家层面支持城中村改造的重要信号,也意味着浦东新区的旧改工作要大干一场了。
三林镇的动作最大。西林村等地块的改造项目涉及853.5亩土地,这在前滩、前滩南、新杨思之后,又一个浦东外环以内的成片开发区域。这片区域东至上南路,南至三林塘港和外环高速,西至南北高架路,北至凌兆路和三林路。
改造完成后,这里将新增73.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,其中住宅面积占了63万平方米,还包括4.3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办空间。
宣桥镇的改造范围也不小。三灶都市型工业园区的C1-3、C1-5、C1-11等多个地块都要改造,主要涉及光明村的多个村组。 这些地方加起来要征收超过12万平方米的土地,其中农用地占了大头,达到21573.44平方米。改造后,这里将成为一个集产业、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。
安置补偿方案给足诚意
浦东的拆迁补偿一向很实在。 三林镇的安置房源全是现房,都在本区域内,包括凌沛苑、凌虹苑、鹏兆苑、鑫均明苑等多个成熟小区。这些小区配套设施齐全,位置也都不错,充分考虑到了居民的实际需求。
泥城镇的改造项目规模也不小。
一期工程就要征收128836.9平方米的土地,用来建设道路广场、绿地和水域。
永盛村、杭园村、彭庙村都在征地范围内。 这些地方改造后,不仅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,还能为整个片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改造带来的发展红利
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的拆迁建房。 三林镇的改造计划里,新增了0.7万平方米的基础教育建筑和5万平方米的公共设施建筑。这些配套设施能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。
原来城中村里基础设施薄弱、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也能得到根本解决。 三林塘生态港建成后,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滨水空间,还打造了连续的慢行系统,让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户外活动环境。
金色中环带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。 改造后的区域将形成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集群,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居住区。这种功能的升级转型,能给整个片区带来新的活力。
改造影响深远
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。 金桥这样的市属国企能拿到专项贷款,显示了国家对城市更新的重视。这些资金不仅用于征收补偿,还将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中。
改造完成的区域能释放大量优质土地资源。 金桥的项目预计能释放100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。这些土地将用于发展新兴产业,能给浦东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城中村改造还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。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住房建设,这次改造更注重产城融合,既要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,又要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。
整个城中村改造工程计划在2027年底前完工。 浦东用5年时间,要把这些老旧的城中村变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社区。这不仅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,还能推动整个浦东的城市能级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浦东的改造计划特别注重历史文化保护。 像三林风貌区就被列入了保护范围,确保在改造过程中能保留地方特色,让城市记忆得以延续。这种既要改造提升,又要保护传承的做法,充分体现了浦东城市更新的智慧。